对抗消失的勇气

刚才一直在看沙村广明的新作《电波啊,听着吧》。这是一部讲述餐馆女招待成长为电台主播的故事(大概?)。了解到这部漫画是因为知乎上有人提到,结果发现我并没有那么喜欢沙村广明的风格,不过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让我突然想写一点关于“内容创作”的东西。

内容创作者,也就是 content creator,包含的范围及其广泛。小说家、作曲家、导演、主持人、演员、电台主播,当然还有像我们这种兴趣使然写博客办播客的。虽然种类繁多,但其本源都是人类想要表达的欲望。为什么人要表达?可能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确认自身的存在。以前和朋友聊天,他说死亡最可怕的地方不是痛苦,而是在于死了之后什么都没有,甚至连痛苦都感受不到。而活着的人,如果没办法感受到任何事,其实和死了也差不多。我们通过听、看、闻来感受外界,然而,我们又要如何感受进行感受的物质,也就是我们自身呢?笛卡尔说过“我思故我在”,他通过自己正在思考存在这件事确认自己的存在。这种证明对于普通人还是太抽象了,因此我们需要一些更简单,更直接,更有形的东西。我们所创作的内容,正是这样一种东西。当我们完成某件作品,“我”从一个抽象的概念变成了作品的一部分。注视着它,会让我们想起创作过程中我的所思所想。我们因为确认到自身的存在而感到满足。

另一方面,我们也通过他人的反馈来确认自身。你讲了一个笑话,听的人哈哈大笑,于是你为“自己”逗乐了他人而开心。显然,如果没有说笑话的你,也就没有被逗笑的听众,我们的大脑会很快理解这个因果关系。作为内容创作者,我们总是希望自己的作品能被更多人看见,比如你能在各种地方看见大家乐此不疲地贴出博客地址,不管实际有多大作用。你若问他为什么要贴,他大概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我认为通过他人确认自身可以算是人的一种本能,而内容创作者的这个需求会比一般人更强烈。

内容创作同时也是对死亡的直接反抗。这个话题我在《People Die, but Long Live GitHub》一文也有提过。即使你的肉体已经死亡,只要作品还在,某种意义上你这个人就还存在。这是一个被人类社会广泛接受的概念,而它也给了我们直面死亡的勇气。如果回到以前和朋友聊天的那时候,我会对他说,只要你的作品还被人记着,那就并不是什么都没有。虽然你不能在死后感受到任何事,你却可以在活着的时候尽可能地作出更好的歌曲,写出更好的小说,让作品的流传变成一件确定无疑的事。那么,既然你可以在活着的时候确认自己在未来的存在,死后能不能感受到这一点,又有什么分别呢?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