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是给陈莲春老师以后的学生,校内尚没文章,先拿它来凑数~
虽说从小学起大家就开始写作文了,但说到底,真正学习写作文是在高三。反正我是在高三学的。若有人能在高一高二就搞定作文,那实在太可怕了。本文主要给那些像我一样没有任何写作天赋的人看。是的,没有天赋已不是理由,面对高考,你能做的只有一件事:
写好作文。
不管新课标怎么变,高考还是考议论文,至少大家还得假装相信他考议论文。我很鄙视诸如“我有XX”之类的作文题,要知道09年的作文可是害了大半人写记叙文,议论文白练了!于是我们所有人都骂,这出的什么破题。估计出题人也不会再这么考了,要是考了,你来找我,我可以像黄森老师一样安慰安慰你。
进入正题。我开始写议论文可以说是相当早。在初中,描写功力减退,记叙文越写越干,老师甚至给了我一个令人寒心的评价:你不太适合写记叙文。要是一般人,就直接傻了,因为初中你不写记叙文写什么呀?但我终究不太一般,我发现,我可以写议论文。是的,
议论文。在初二,我开始渐渐用议论文取代记叙文;到初三,我就基本上只写议论文了。最后中考我也写的是议论文。
到了高中,高一仍是记叙文的天下,于是我混得很一般。但我了解到,从高二起,作文将全面进入议论文时代。于是我充满自信地进入到了高二,结果是,我仍然混得很一般。然而我不信邪。我心想:我可是从初二就开始发议论的人,岂是他们那些高二才开始写议论文的人能比的?我一定会超越他们,现在要做的只是耐心等待。可是到了高三上半学期,我混得比以前更次了,时不时还来个跑题偏题之类的。我慌了,真的慌了。我终于明白,初中玩的那一套已经不管用了。这是高中,作文的要求高了,自己得开始修行。
我不妨先回顾一下初中议论文的模式,提醒一下那些还在这么写的人,别再这么写了。再怎么写下去,你恐怕到时候就得接着再写一年了。初中议论文是怎样的呢?简而言之,是这样的。论点:拥有XX,才能成功;论据:陶渊明、司马迁、爱迪生;论证:几乎没有;语言:极干。这就是初中议论文的典型模式。我要说的是,这种模式完全达不到高中的要求。
那么,高中的要求是怎样的呢?
首先,是审题难度的加大。大家将面对一些非常脑残的和另一些让人极其费解的作文题。比如鲸逐沙丁鱼就很脑残,纯属为了出题编了一个材料,严重偏离实际。而维拉尼城的寓言就属于费解的一类。我的前一届的一个学长想了一年,最终还是没想明白。总之,审题到高中成了大难题。如何审题。我高三就没有停止过想这个问题。我曾就“鲸逐沙丁鱼”一文向陈老师请教审题方法。老师是这么说的,把每一个词与实际的东西对应。鲸——强大者,沙丁鱼——弱小者。于是作文自然就变成了探讨强者与弱者的关系了。这么一看,似乎审题就很简单了。我一度也以为自己掌握了方法,可马上又遇到了《生命的需要》,讲的是大胖子利奥罗斯顿的死亡。这位仁兄死前大吼了一声:你的身躯很庞大,但你需要的仅仅是一颗心脏!这一吼把我彻底吼糊涂了。一方面,如果不写生命需要心脏就与材料不符;另一方面,你难道真能写生命需要心脏?这不明显是贬低语文老师的生物水平嘛!结果是,我干坐了60分钟,整场统练我写了五个字“生命的需要”。后来发现同学居然这么写:生命需要一颗非功利之心、生命需要一颗自然之心,还都得了高分。之后又出现了一篇关于歌德看日出的材料文,也是审题颇有难度的。我想说的是:高中作文的审题是很难的,每一个材料都要去把它弄懂才可以,绝不可以这篇也谈成功,那篇还谈成功。你又没成功,谈什么谈?至于审题的终极理论,我也不知道,但我可以谈谈两个技巧:
1.对于一个材料,若可以概括成“鲸逐沙丁鱼”这样简洁的句子,那是再好不过了。只是就可以按我上面说的,把词语一一对应,就可以了解命题者想让你写什么。
2.有一种材料最后带有这样的话:有人说……,有人说……,有人说……。我发现,这种材料多半是很难写的。一旦遇到这种材料,你就按那些“有人说”中的一个写,不管那些有人说是多么扯。不跑题才是王道。
更有普遍性的审题方法大家还是去问陈老师吧。
其次说论据。实际上这涉及到专题文的问题。论据可以俗,但是俗论据不如新论据。比如说我同是写正气,杨涟就比谭嗣同要好。若是写作水平一样,前者就占便宜。所以大家尽可能的去弄一些没什么人使过的论据,老师瞅着也新鲜,想看。怎么办呢?写专题文。什么是专题文,很简单,就是围绕专题的文章。高三写作文,一定要找到适合自己的专题,围绕这个专题去积累论据。比如说你喜欢音乐,那就选几个名家,贝多芬巴赫什么的,听他们的曲子,查他们的身世,了解他们的风格,总之弄清与之有关的一切。喜欢美术的,那就找凡高莫奈的资料。因为人的精力有限,惟有专,才能深,一深,就新了。谁不知道贝多芬,但谁能把他的身世联系到他的曲风之上呢?你能,你的材料不就新了吗?或者说你围绕此专题广泛搜集材料,弄一堆老师听都没听说过人,把老师唬得一楞一楞的,也行。当然,专题还是有点限制的。我知道很多人喜欢游戏,你写个Sky,Th000或是Vigoss当论据我是一点意见都没有,但是架不住老师一看就恶心,于是给你一个让你恶心的分你还没什么可说的。所以,大家还是慎重些。最好的论据是这种:老师很想去了解但是并不了解的东西。具体有哪些呢,大家自己去想吧。
论证,这个方面因材料、文章要求、个人风格而异,我不知道怎么讲,就不讲了。
语言。这方面我算比较有心得的。还是从我的经历说起。初中我为什么转向写议论文呢?
因为语言不好。并不是说一写议论文语言就会变优美,而是语言对于议论文好坏的影响不如对记叙文那么明显。这是初中的情况。高中我之所以前两年半混得很一般,是因为情况变了。
大家要记住,高中写议论文,语言是重要重要且重要的。注意,我说的“语言”已不再单纯指哪些修辞什么的,也不光是为了让语言优美,而是为了让文章整体有更好的效果,能让老师读罢产生“范文就决定是你了”的冲动。不玩虚的,我直接说我总结的技巧。
(需要参见我的文章《中国,不是维拉尼》,《滴水藏海》)
1.一例带两人,增强说理力度。
如将孔墨合说,一可以展现时代感(毕竟是两个人),而可以简省笔墨。这是一种非常非常神奇的笔法。两个人一人一句,交替着说(注意这是关键),笔墨竟可以极省!同时气势倍增!本人独创的方法,泣血推荐,上范文就是这么简单。
2.意向罗列,长句
我只用过一次,但陈老师以前专门点出了,我就说说。“那是一个战火喧天,杀戮不断的时代,一个诸侯醉心于夺取土地,而谋士们绞尽脑汁替主人出谋划策的时代。”这个句子,一句顶过去四句。说叫意向罗列可能不准确,反正就是把对一个东西的很多描述融合到一句话里,合成一个长句。你不用说“那是一个战火喧天的时代。那是一个杀戮不断的时代。那是一个诸侯醉心于夺取土地的时代。那是一个谋士们绞尽脑汁替主人出谋划策的时代。”用长句写,或许显得更有水平一些,至少省字数,为你的议论提供了更多空间。
3.每段开头有引导语,结尾有总结语
“与黑暗中坚持正道德传统,自先秦始……他们是中国坚持正道的脊梁,他们让中国不同于沉沦的维拉尼”
“于艰难中坚持正道的精神,在后世得到了传承……韩愈们是中国坚持正道的中坚,他们让中国不同于疯狂的维拉尼。”
“与浓黑的悲凉中坚持正道,在封建的末期往往要付出更为惨烈的代价……他们以珠玉之身燃成火炬,让坚持正道的光芒灿烂如日,普照寰宇,这不灭的中华精魂,注定中国不同于消逝的维拉尼。”
陈老师帮我改维拉尼那篇时提到了这种意识(实际上那些语言多是她写的)。与其说这是结构上的安排不如说是语言上的技巧,因为一旦加上,马上就使文章上了一个档次,见效快,无副作用。大家不妨一试。
4.由点到面
多是在结尾处,以排比举例带来广度。
5.引用!引用!
能引则引,多多益善。什么诗词歌赋、名人名言,只要相关就尽情地往上拽吧。话说我们这届有个叫黄怡的,那个引用,多到了让人看完想自杀的地步。她只要不跑题,基本就是范文。后来有些人读范文,遇到黄怡的直接跳过,说根本学不来,看了也没用。我认为这是一种消极的看法,不是当代中学生应具有的精神面貌。人家引用多,是大牛;你学着用几个,不久成小牛了吗?又不要你达到她那种程度。大家有兴趣可以找陈老师借她的范文看看,只是事先请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
6.结尾回扣现实
这个技巧,真没什么好说的。不会?得了,我说句式吧。“然而,当今社会+阴暗的社会现象+我们应该”,轻松搞定。
好了,在论证什么都没讲的情况下,我大体讲完了高中作文是怎样的。另外,还有两点要说,大家耐心,快讲完了。
1.虽然已经说过了,但我还是要再说一遍。大家一定一定要写专题文!作文现在不可以再泛泛地谈了。如何把泛作文变成专题文?答:在观点中加限定语即可。比如“人需要一颗非功利之心。”加一个字,立刻改成专题文——“文人需要一颗非功利之心”。明白了吗,是不是很简单呢?我们班到高考前,相当一部分人已经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专题,并且已经用这个专题应付过N篇作文,修炼成了化用无痕的绝招。李佳明专攻“文人”,张宇浩专写“京城文化”,张慕邗立足“媒体”,等等不一而足。居然还出现了写“素质教育”的,本来我是不相信的,现在真信了,信世界上还有相信存在素质教育的人。至于本人的做法,大家学不学就看着办了。我找了三个专题:书法,正臣,中国发展。当时我是下定了决心,一定要遇上可以轻松化用的高考作文题。人品固然存在好坏,然而我相信科学,相信概率。最后结果还比较令人满意,我通过化用成功地把书法说成了是我隐形的翅膀。总之,选对了适合自己的专题,作文就成功了一半。唯专,才能深;唯深,分才高。相信我,没错的。
2.这里我要解决一个让无数人苦恼的问题,怎么才能不写“怎么办”,而写“是什么”?相信陈老师也已经跟大家强调过无数遍了,作文最好写“是什么”和“为什么”,避免写“怎么办”。但人好像有这样的特点,即面对一个作文题,总是首先往“怎么办”上去想。那么,怎么办呢?我要说的是:所有的“怎么办”都是“是什么”。来个老掉牙的观点“只有自信,才能成功”,这显然是“怎么办”类型的作文,好,咱们看看它怎么是“是什么”呢?你要写这篇作文,必定是这样的:开头提出论点,只有自信,才能成功,第二段开始举例,XX拥有自信,所以他成功了。停!就到这里,发现什么了吗?仔细看看,难道你不觉得“XX拥有自信,所以他成功了。”很像一个论点的形式吗?对,奥妙就在于此!此文用这个句子做观点是完全可以的!现在真相大白了,如果我写,我的论点就是“拥有自信的人往往可以成功。”大招:把你脑中最先浮现的条件句(如“只有自信,才能成功”)改成一个彻头彻尾的陈述句(如“拥有自信的人往往可以成功。”)。发完大招,你猛然间发现,原来作文的世界这么美好!(注:该大招是我经历苦思冥想然后瞬间开悟的结果,之后我就再也没有为写不成“是什么”的作文而烦恼。今天既然告诉大家了,就不许再写“怎么办”了,OK? )
现在,关于学术的问题已经没有什么可讲的了,我已将高三所学倾力传授。最后要做的,是帮大家树立信心。我之前说过,我在高三上半学期是很颓的,作文没上过50,一般都是三四十分,范文更是想都没想过。但我没有放弃。我的确羡慕那些像李佳明一样一写就成的人,但我知道,我没有那种天赋和文学积淀。我能靠的,只有努力,具体来说,就是不停地写加上不停地思考。我做不到像一个猛人那样六易其稿终成范文,但我坚持把每次作文至少改一篇。我知道高三的作业压力太大,但如果下定决心要改作文,就一定要写完,不写完不睡觉。此外,一定要面批,面批是提升作文最快的途径,即使不重写,也要面批;可以不吃中饭,不能不面批。面批完了,自己要再思考,消化整理老师指出的作文中存在的问题。
我的习惯是在作文纸的背面,分条把此文的问题写下来,重写时尽力改正。这样努力了半个学期,我终于在高三下半学期迎来曙光。从维拉尼城的寓言那篇开始,六次作文我上了三次范文。最终高考,语文分完全靠作文提了上去。
我不知道你们什么时候看到这篇文章,但不论是什么时候,不信的要相信,相信的要坚信:现在努力,绝对不晚!
还有,不信的要相信,相信的要坚信:陈老师是人大附中教作文教得最好的老师!
最后,不信的要相信,相信的要坚信:功夫不负有心人,你们大家,一定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