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到底要不要读研?

Update
V2 上关于读研与否的讨论真的是生生不息。。这篇文章我也贴了一遍又一遍。

估计有的人不喜欢看长文,那我直接给个结论吧:对于工作三年跳槽进不了大厂的,就算读了研,一样进不去。


过去几年,我零散地表达过一些对读研的看法。鉴于最近有人感兴趣,我也正好写篇文章总结一下。本文所说的“读研”,特指在中国境内读三年制硕士研究生。这也符合大多数人的情况。本文所谈论的“读研”不包括:读博、读两年制项目、在职研究生、出国读书等等。

我对读研怎么看?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如果你明确知道读研就是达到既定目标过程中所缺失的那个条件,那就去读。否则不要读。

在展开讨论之前,我必须先讲一个致命的思维盲区:权衡要不要做某件事的时候,只看到做这件事的收益,而完全不考虑因此导致无法做别的事所造成的损失。以读研为例。有人说“读研提升了学历,增加了进大企业的机会,好处太多了,一定要读”。True,我承认有这些好处。问题是,你把这些好处放在天平的一端,另一端放什么?如果什么都不放,那最后的结论当然是读研好。但应该这样比吗?不该啊。要放在天平另一端作为比较对象的,不是三年前的你,而是没读研去做了其它事的那个你。一个人要判断的,不是读研带来了多少收益,而是读研和其它选择哪个收益更大。这才是正确的思考方式。

有了上面这些基础,我们来列举几种常见的值得读研的情形。

情形一,你想去的地方,对学历有明确要求。包括但不限于积分落户、某些事业编制、男/女朋友的家人要求你必须是硕士等。没什么好说的,去读就行了,毕竟你没法改变规则。

情形二,你想去的地方,对学校有明确要求。比如某岗位要求必须是 211 及以上,而你之前只是普通一本。这条看似和上一条类似,但其实不一样,后面会说。

情形三,你想转行。比如误入了天坑专业的学子,想完全依靠自己力量跳出去实在是太难了。用人单位看到你本科专业,可能直接就把简历扔了。去读个对口专业的研究生会好很多。

情形四,你想去的地方,拥有硕士学历能带来更好的发展。诸如政府机关、国企、军队,唯学历论依然盛行,本科生和硕士可能会被分配完全不同的就职岗位和培养路径。

当然,上面只是几个例子,无法涵盖全部情况。归纳起来还是最开始说的:如果你明确知道读研就是达到既定目标过程中所缺失的那个条件,那就去读。

然而,大部分人连目标都不确定,只不过是把读研当做一种改变命运的美好幻想罢了。幻想的形式包括但不限于(随便从这个帖子里摘录几条)

谁说计算机从业人员就只有程序员、进公司 code 这一条路了,选择读研读博继续深造的,可能是想在计算机前沿领域进行研究,以后仍然可以选择进公司或者出国留学然后留校留研究院搞科研学术。

读博我们这里不谈,但你跟我讲读研深造?我就想知道第一年上课最后一年写毕业论文找工作可能还有实习请问你要怎么搞研究?把学术界当儿戏以为成果能随便就能出?你想读研留校搞学术,我还想去二次元开后宫呢,好不好?

因为你儿子 /女儿以后可以跟同学说我爸不是个纯 code 屌

笑尿了,读研就不是“纯 coder”,就高大上了。这种话简直不值一驳,能说出这话的人可以想象是处在怎样一种封闭无知的圈子里。

控制变量,能力相等的情况下,有研究生学历的你,和没有研究生学历的你,哪个在别人眼中更优秀?

这个还是有必要说一下。对于能提升学校档次的考研,我完全支持,但首先你得确定这是你需要的,其次是你得去一个真正提升了档次的学校。你说我从xx理工学院城市学院考研到xx化工学院科亚学院,读不读又有什么区别呢?还不如去积累工作经验。

看看今年研究生算法岗的神仙打架和工资....

不好意思,我就没见到哪家公司的岗位指定了要研究生,因为他们知道学位不等于能力,一个 NB 的本科生可以顶十个水货硕士。

能考上研究生的,整体水平要比本科水平高。不要把公司当傻子,研究生这个门槛天生就隔绝了能力水平稍低的人。

不值一驳。

因为太菜了,纯写代码竞争不过各位大佬。

所以你读完研就不菜了?读研不能让你脱胎换骨变成另一个人,醒醒吧。

大部分人平庸到谈不上靠能力争取到话语权,所以只能尽力找一个块儿厚点的敲门砖。

这句话不能说没道理,但首先,你总得先选好想进的门吧?

可能你眼中的程序员只是日常 CRUD 吧

嗯,研究生牛逼,做的都是高大上的工作,CRUD 什么的太没技术含量啦。

样本虽然小,但是我身边确实就学历和经验来看,学历高的比经验足的后劲更大。前几个月刚毕业来公司的交大小伙,现在熟悉业务了代码写得嗖嗖的,又好又快,而且产品那边一些新需求他也能就着英文文档去啃出来。而另一位 3 年经验的专科同事,虽然解决问题挺熟练,但是文档几乎不会啃,全靠简书和 csdn 里面的博客对着写,有些生僻点的玩意百度找不到,他那边就 gg 了,更不用说数据处理,除了日常的增删改查,其他的复杂的数据处理他那边就会僵住.

您厉害,这变量控制得真好。他厉害不是因为他是研究生,是因为他是交大的啊。

作为一名研究生应届毕业生,来说说我对此问题的看法 1.研究生选择更多。可以选择去做科研,做教师,工作职位可选择的也多,比如女生不想做研发可以做测试等等 2.发展空间更大。个人认为学历还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在以后职位的晋升上 3.思维方式和学习更力。研究生期间,学习到更多的应该是看问题的方式,对行业的见解等等,而不仅仅是码代码 4.起点更高。更容易去大公司,起薪也会更高

1 不说了。2 是一种很奇怪的误解,因为我发现老一辈人(比如我妈)真的会这么想。但实际上除了少数地方比如国企,大部分工作并不存在本科生发展空间受限一说,尤其当你讨论的还是 CS 专业的时候。3 有一定道理。4 我要重点反驳一下,这就是前面提到的思维盲区的典型。研究生的你,的确更有可能拿到比本科的你更好的 offer。然而,和工作了三年的你相比呢?三年时间,快的话可以涨薪两次或是跳槽两次了,在大公司的话升一级没问题,快的话可以升两级,更不要提工作经验的积累了。别忘了学校和公司可是完全不同的。

程序员只是青春饭,你会发现上了年纪就不行了

读研之后你老了三岁,能吃这口饭的时间更少了。

校招大厂来面试的大多数是研究生,足以说明问题

看来 Google 不是大厂了。再说进了公司你就会发现研究生和本科生干活真的没什么差别。

...

这些幻想要批判起来说一年也说不完。不过相信大家也发现了一些共性,就是这种盲目推崇读研的人,往往对很多问题都缺乏基本了解,看问题也非常片面。我暗自揣测,他们中大部分可能并没有真正读过研究生,却又把自己目前的不如意归咎于没有读研,并幻想出了所谓读研之后的美好生活。我在计算所的时候,周围很多同学都觉得读研浪费时间,也包括我在内。有个哥们实在受不了实验室安排的无聊工作直接退学然后面试进了头条,人家也没嫌他学历不够。总之呢,读研这件事好不好,各人有各人的情况。对想进互联网行业的同学,可能确实是浪费时间,但若是想去考公务员或者拿户口,可能又很必要。关键还是要清楚自己的目标,分析自身情况,再来判断读研到底是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写这么多,想说的基本都说了。我试图保持客观,但也并不想掩饰对读研的负面看法。说真的,如果国内的研究生学制也是像国外那样是一年或者一年半,我断然是不会写这些的,因为读了也就读了。然而,它是三年,还是你人生中非常宝贵的三年。三年时间是真的不短啊。好好思考一下三年你能做什么,是否值得用这段时间去换一张文凭。我希望所有人都能做出令自己不后悔的选择。

总之就是来到 Irvine 了

经过几个月的折腾,上周五终于在美国降落了。上完第一天班回来,在住所打字中。

工作上好像和国内也没什么不同,做的还是一样的事,只不过换了个地方换了个老板。说起老板,我发现每个人风格真的很不一样。现老板比较专注工作,基本上我过去,打声招呼就开始干活了。如果是前老板的话,他会订个会议室把大家拉过去,让新人和老人熟络起来。好在我上周五已经去过 office 和新同事打了招呼。至此我才意识到老板的风格会自然而然地影响下属,比如前同事升任 manager 后也是类似的风格,而我之前也以为肯定会有个欢迎会。

吃的就不说了,和国内没法比。但 Irvine office 的早餐即使放在美国来看我感觉也算比较烂的(顺便一提我吃过最好的是 Kirkland)。

虽说工作变化不大,但工作之外的事情随着 transfer 瞬间多了起来。简单列了一下就有一大堆,这大概还不是全部:

  • 手机号
  • SSN
  • 信用卡
  • 银行账户
  • 租房
  • 驾照

手机号的话已经决定用 Google Fi 了,也算支持一下公司的产品(?)

狗是日本同事带到办公室的,一直围着我转。开始我有点怕,后来发现它还挺乖的,很好撸。

为什么你应该用印象笔记中国版

Update:
Use Logseq, period.

Update: 本来想换成国际版账号 + 本家客户端,因为最近国内版的同步速度实在太慢了,网页抓取经常同步不下来。况且本家客户端也有 dark mode 了,所以还好。至于 markdown,用了一段时间以后我发现很难用,所以基本上不会再在 Evernote 里用 markdown 记笔记了。

最后失败了。因为标签树没办法导出。傻逼 Evernote


印象笔记中国版毫无疑问是个更好的产品。

可能有不少人都知道,Evernote 的国内版“印象笔记”已经正式独立运营。作为 6 年老用户,现在我已经正式切换到国内版。这里需要澄清一点。Evernote 和印象笔记的账户数据从一开始就是独立的,但在之前 App 是统一的。现在拆分之后,印象笔记有了自己的 App。

为什么要切换?很简单,因为中国版更好。目前发现有两点优势。

首先是 Markdown 支持。这个功能 Evernote 用户千呼万唤,但是官方一直冷淡应对。比如官方论坛上的这个帖子:Native Markdown Support

虽然回帖里众多用户强烈要求加入该功能,官方却一直没有回应。不少用户表示因为 Markdown support 的缺失,自己已转用其它笔记产品。

如果你用 Google 搜索 "Evernote markdown",会发现很多同类产品都瞄准了印象笔记的这个缺陷,把 markdown 作为自己的卖点,并且支持无缝 migrate。典型的例子如 Bear, Alternote。这两个产品我都没用过,所以也没法说个一二。然而我用过 Marxico/马克飞象 一段时间,这又是另一套解决方案了,即通过 Evernote API,使用独立于 App 外的编辑器实现 markdown 编辑,并在 App 内阅览。类似的还有 EverTool。这套方案虽然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问题,用户体验却不怎么好,毕竟中间隔了一道。

好在终于有明白人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拆分之后的印象笔记添加的第一个功能就是 Markdown 支持。

虽然比不上 Typora,但也够用了。

另一个我很喜欢的新功能是对 OSX Mojave dark mode 的支持。Evernote 本家 app 在这点上非常令人失望,即使你开了 dark mode,整个程序界面还是像上图那样白得刺眼,简直没法用。为此我还尝试过第三方客户端 Tusk,效果也不尽人意。现在,有了新印象笔记,我的眼睛终于舒服了。

这才是我要的印象笔记,这才是一个产品该有的样子啊!我一直觉得,如果一个产品 or 功能在设计上给用户造成了困扰,或者不符合直觉,那么就是失败的。Evernote 本家的产品经理应该统统开除。

当然,作为私人笔记,安全性是重中之重。公认的说法是,印象笔记的信息存储在国内(在有独立 app 之前就是如此),所以理论上你的所有笔记对中国政府都是公开的。这就又回到那个老问题,即隐私和便利性之间的矛盾。这次我很不争气地选择了便利性。我有少量笔记涉及政治,姑且这些年还未被查水表。希望这不是一个 flag _(:3 」∠ )_


top